结题评价
1、主要适用场景

项目结题、绩效评估、成果转化、项目后补助。

2、面向评价对象

供销系统内各单位机构已完成执行的科技项目。

3、主要评价指标

基础研究类成果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技术创新程度,技术指标的先进程度,技术难度和复杂程度,应用推广程度,高水平论文发表和影响力, 对相关领域科技进步推动作用、取得的社会、生态、环境效益。

应用技术类成果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技术创新程度,技术经济指标的先进程度,技术难度和复杂程度,技术重现性和成熟度, 技术创新对推动科技进步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作用,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

软科学类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创新程度,研究难度与复杂程度, 科学价值与学术水平,对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影响程度,取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与国民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战略的紧密程度。

科学普及类成果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作品的思想性、内容的科学性、创作手法的创新性、表现形式的艺术性和作品的普及性。

4、主要评价方式

会议评价。评价机构组织评价咨询专家采用会议评审形式,对科技成果做出评价,必要时可组织对成果进行现场考察、测试。

通讯评价。评价机构聘请专家通过书面审查有关技术资料,采用通讯方式,对科技成果做出评价。

5、主要评价方法

指标拆解分析、类型定义评价、分值统合分析等。

6、主要评价依据

立项报告、项目完成报告、项目技术报告、执行过程文件、科技检索分析报告(查新报告)、创新成果证明(知识产权、规范化文件、论文/论著等)、测试验证报告、应用报告、 财务专项统计表、效益证明文件(成本分析表、销售合同及数据报表、产业评价报告)等。

7、评价产出形式

《供销合作社科技项目完成情况评价报告》。

8、评价流程

(1)注册登记与信息填报:在供销合作社科技评价服务平台上进行用户注册并按要求进行基本信息填报。

(2)评价申请:成果完成单位、成果使用单位或者项目管理单位均可提出评价申请,提交《评价申请表》及相关科技成果产权承诺书等材料。

(3)形式审查:评价机构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形式审查,确定是否接受评价委托。

(4)签订协议。接受评价委托并签订《项目结题评价工作协议》,约定有关评价的要求、完成时间等;

(5)制定方案。评价机构制定评价方案,遴选评价咨询专家并组建评价咨询专家组,确定评价咨询专家组组长;

(6)组织评价。采取会议或通讯形式评价,由每位咨询专家独立提出评价意见并打分,评价咨询专家组长组织汇总并计算出综合评分,综合所有专家评价意见确定综合评价结论;

(7)交付报告。评价机构按约定的时间、方式向评价委托方交付《供销合作社科技项目完成情况评价报告》。

(8)成果登记:根据专家评价结果和成果实际,做好科技成果登记和优秀成果入库。